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救灾救助能力(金台视线·关注防灾减灾(下))
来源:环球网     时间:2023-05-22 09:02:27

卢 哲制图(新华社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然灾害管理体系不断优化,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明显增强,救灾救助能力显著提升。但也应看到,面对复杂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仍存在弱项和短板。

专家和读者表示,应在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现代化、防治能力现代化上多下功夫,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以新技术应用筑牢防灾减灾科技支撑,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健全机制,补齐短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多元化探索,将科技力量注入防灾减灾工作

隐患在哪里?这一直是全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以往对洪涝灾害隐患点‘家底’掌握不够精准,直到发生险情或灾情,基层报告了,才知道哪里出了事。现在不一样了。”江西南昌市西湖区应急管理局局长胡玮说,利用“天网”卫星系统、积水监测感知系统,形成区域自然灾害风险“一张图”,实时掌握各风险点情况,可通过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向各受灾点的应急救援队发布指令,“不用被动等待基层报告即可实现动态显示、实时预警、迅速处置。”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离不开科技支撑。近年来,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遥感、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应用,不断将科技力量注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

在天津,安全生产防控网监测预警系统接入全市上千家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视频感知数据,实时感知百余家重大危险源企业的8000多项液位、压力、温度等信息;在山东,非煤矿山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汇聚200余家企业全员全过程风险管控等信息,企业安全生产用电监测分析系统使精准识别高危企业异常用电行为成为可能。

科技对地质灾害的预警防范所发挥作用最为显著。“不少地方虽然初步建立起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体系,但面对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地形条件复杂、植被覆盖度高且分层现象严重的现状,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工作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谢维挺表示,应统筹卫星、航空等多种遥感数据资源,利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激光雷达等技术手段,着力解决植被密度大、水汽干扰等问题,以得出更高分辨率的数据,提高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预警能力。

“城市发展建设时,应时刻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加强对气象环境、资源能源、防灾减灾等工作的评估与规划。”胡玮建议,要进一步攻克和掌握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在与自然灾害的赛跑中,能快一秒是一秒,力争跑在前面。”

多举措支持,提升基层灾害信息员综合素质

4月3日晚,湖北大冶市罗家桥街道突发暴雨和强风。这天,正好轮到罗家桥街道大林山村灾害信息员胡新兵值班。

巡查到滨湖小区时,胡新兵发现小区一坡体部分树木歪斜,坡面出现发裂沉降,而坡下不远处就有一栋7层高的居民楼。

胡新兵迅速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应急管理部门要求立即疏散群众,并在周围设立警戒线,安排专人巡查。

次日凌晨1时许,突发暴雨将房屋旁的土坡部分冲垮,土石被直接冲入居民楼一层的房屋内。幸亏疏散及时,住在一层的两位老人早已转移安置到子女家中,躲过一劫。

胡新兵是我国100余万名灾害信息员中的一员。“建设灾害信息员队伍,旨在构建覆盖全国的灾情信息统计报送网络,为各地各部门抢险救援决策提供重要信息支撑,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应急管理部救灾和物资保障司副司长来红州表示,我国目前已构建起覆盖全国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灾害信息员体系,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多灾易灾地区实现多人轮换值守。

队伍建设好,保障要跟上。“基层灾害信息员数量多、流动快,培训衔接工作必须到位,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我们通过开展多种业务培训,提高灾害信息员队伍素质。”浙江湖州市南浔高新区应急管理站站长顾勤伟说,站内每年选派知识层次较高、稳定从事灾情信息管理工作的灾害信息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并将本地灾害信息员培训纳入有关考核考评,要求每年定期举办乡镇、村级灾害信息员培训,确保“培训一人,合格一人”。

不过,一些地方的灾害信息报送工作还面临制度规范不健全不完善、灾情报告不及时、报送数据不准确等问题。甘肃武威市读者王继乐表示,应急管理部门开展灾害信息员相关工作需要对接民政、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单位,协调调度难度大,上下沟通不畅,建议不断完善乡镇应急管理机构,在人员调配、力量组织方面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在编工作人员,保持人员相对稳定,强化人员队伍日常管理。

多方面协同,实现防灾减灾救灾共治共管

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离不开群众参与。“应尽可能推动政府层面、社会各界、个人家庭同心同向行动,真正实现防灾减灾救灾共治共管。”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胜军说。

张胜军认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仍有待增强,“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缺少系统培训,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尚未牢固树立。公众风险防范和自救互救技能低,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氛围不够浓厚。社会应急力量快速发展需进一步加强规范引导。”

安徽肥西县桃花镇通过督促各社区建立组织,制定社区综合减灾规章制度、灾害风险定期排查制度,同时制定社区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和防灾减灾科普活动等,强化对社区的帮助指导。

“居民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高。”桃花镇柏堰社区党委委员徐波对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给社区带来的变化感受深切。有一次,域内堰湖山庄小区某住户家洗衣机因故障起火,附近居民发现后立即与物业联系,携带灭火器上门处置,在消防部门抵达前就成功将火扑灭。“居民安全意识增强后,参与社区安全治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徐波说。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推动共治共管是发展所趋。张胜军建议,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行业标准,完善统筹协调和信息对接平台,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综合风险调查、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救灾捐赠、生活救助、恢复重建、心理疏导等工作。此外,也应更好发挥保险的作用,推进完善农业保险、居民住房灾害保险、商业财产保险、火灾公众责任险等制度。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个人家庭该如何应对?“不少家庭备有各种类型的应急包。但调查显示,多数家庭对此不以为意,觉得包里唯一有用的就是创可贴。”防灾科技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副教授杨月巧对记者说,建议每个家庭按照当地推出的“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进行准备,“遇到火灾、地震等灾害时,要科学规划好逃生路线,掌握一定逃生技巧,努力将个人和家庭的损失降到最低。”

“应对每个灾害案例进行认真剖析,使之成为教育公众自救互救的教材。”上海市杨浦区读者刘彦建议,灾害过后,要对灾害的成因、过程和救灾情况等逐一进行剖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用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教育公众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学会自救互救,有效应对各种灾害。

关键词: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