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速讯丨精心育品牌 抱团闯市场——保康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云上保康     时间:2023-05-01 17:41:59

编前语:好山好水出好茶。作为襄阳高香茶核心产区,保康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工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全面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今日起,本平台将推出保康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多角度呈现保康县“以茶树品牌、以茶兴产业、以茶美生态”的特色发展之路。


(资料图片)

“从年初就开始收到订单了,今年春季气温回升快,各地开园早,但还是供不应求。”3月28日,保康茶业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智能化茶叶加工生产线开工,来自襄阳的一家客商一大早就来等货“尝鲜”。

“都是按订单生产,预计今年产能达到800吨左右,较去年翻番。”保康茶业集团董事长肖德雄欣喜地介绍。

茶还是保康的茶,生产流程变了,味道、价值就大不一样。在保茶集团加工车间,我们看到,工人把新鲜茶叶倒入原料传送带,约4小时后,一袋一袋包装完好的袋装绿茶不断下线,这期间的水洗、揉捏、杀青、烘干等14道制茶工艺全都是自动化处理。

“这是我们引进的拥有国际领先技术的智能化生产线,所有工序都是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保康毛尖’‘保康炒青’‘保康红’的要求完成,从选茶叶到制作,都有严格的规定。”肖德雄说,“两条智能生产线使得茶叶品质更加稳定,制茶量也大大提升。”

保康县地处北纬28°至31°优质茶叶黄金生产带上,四季分明且降水集中,是生产优质茶的绝佳产地。但前些年,茶叶产业一直面临“规模小、品种差、品牌弱和低产低质低效”的窘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保康县坐拥优渥资源,作为茶业百强县,想要做大做强,必须破局突围。该县将茶叶产业链作为全县五大特色产业链的首链、农业产业化的“一把手”工程,县委书记担任茶叶产业链链长,下大力气、出硬举措扶持茶叶产业发展。

通过重资产招商模式引进国家茶业重点龙头企业——萧氏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当地建设保康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推行“龙头企业+联合体+合作社+专业茶厂+农户”的运营模式,利用龙头企业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优势,制定完善种、产、加、销、储、运等全产业链的统一标准规范,提升茶叶产品总体品质。联合38家企业组建产业联合体,按照“联盟协作、品牌共用、渠道分销、利益共享”的运作模式,实行统一管理、抱团发展、升级产业。

2023年,保康县继续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壮大产业发展。安排中央衔接补助资金2000万元用于茶叶产业链建设。对新建茶园、低产改造、加工提升、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龙头扶持、标准茶园创建等重点建设,继续给予奖补。

一些精心做品牌的茶企优先得到扶持。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保康县实施茶叶品牌建设工程,建立绿色有机茶品牌认证激励机制,引导支持企业大力开展茶叶绿色食品、有机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对新取得国家有机茶园(产品)认证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补;对新取得“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华老字号”等国字称号的,每个给予 10 万元奖励。助力优质茶企上线国家832平台,将产品进一步推向全国市场。

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请加入“保康毛尖”“保康炒青”“保康红”区域公用品牌,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模式,把保康茶叶从本地推向全国,实现从产品向品牌的转变。

保康县安茗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安世明介绍,加入保茶集团后,主打产品从普通绿茶变为特级芽茶,销售渠道从当地拓宽到广州、北京等省外地区,最高销售单价从500元提升到1000元以上,同期销售额比往年翻了一番。“加盟区域公用品牌后,企业生产、销售脱胎换骨,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

眼下,保康县官山世外茶园二期项目、香炉山紫砂茶旅文化博览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该县通过整合资金,统筹实施“山、水、田、林、路、园”等配套建设,积极推动茶叶种植、加工与文旅、康养、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茶叶+N”系列产业,以茶为媒,积极发展茶旅融合、茶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扩大保康茶叶品牌影响力。

扩大品牌影响力的背后,是推动茶企、茶农增收。2022年,全县茶叶面积达18.6万亩,年生产加工茶叶7000余吨,产值7.8亿元,出口创汇1046万美元。2023年,茶产业链建设目标是:加工产值达到8.5亿元,茶叶出口 2500 吨,出口创汇 2500 万美元。

精心育品牌,抱团闯市场。保康县委书记冯云波表示,保康将抓住省、市特色产业链建设机遇,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打造保康茶叶特色产业链,构筑品牌“叫得响”、产品“销得出”、茶农“富得了”的产业振兴格局,成功实现由“茶叶大县”向“茶叶强县”转型升级。

全媒体记者:张玮 付乐

编校:正红

责编:尚娟终审:李广儒 李运方

关键词:

新闻推荐